2020年上半年四川教師資格證幼教考點:心理學
- 時間:
- 2020-02-15 09:33:29
- 作者:
- 何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四川教師資格證幼教心理學補充知識點考點:適應現象
規律:感覺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結果而產生的感受性,會因刺激持續時間的長短而降低或提高。
四川教師資格證幼教心理學補充知識點考點:對比現象
1.先后對比:
規律:同一分析器所產生的前一感覺后一感覺之間的相互作用。
運用:為幼兒準備膳食要考慮味覺的對比現象。
2.同時對比:
規律:同一分析器同時產生的各種感覺之間的相互作用。
運用:教師在制作和使用直觀教具時,要考慮到顏色對比,可以使教室的美術裝飾互相襯托。演示的場所利用照明遮光設備,可使幼兒看得更清楚。
3.不同分析器的感覺,也會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
運用:在組織幼兒觀察活動時,不應有喧嘩聲,教師的聲音也不應當很大。
四川教師資格證幼教心理學補充知識點考點:知覺中對象與背景的關系
感覺器官在同一時間內不能同樣清楚地感知所接觸的事物,有些刺激物會成為知覺的對象。而另一些刺激物,會成為知覺的背景。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分出來,受以下條件影響:
1.對象與背景的差別:包括顏色、形狀、聲音和強度方面的差別。對象與背景的差別越大,對象越容易從背景中區別出來。
運用:教師的板書、掛圖和實驗演示,應當突出重點,加強對象與背景的差別。對教材的重點部分,應使用粗線條、粗體字或彩色筆,使它們特別醒目,容易被幼兒知覺到。教學指示棒與直觀教具的顏色不要接近。
2.對象的活動性:在固定不變的背景上,活動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覺為對象。
運用:教師應當盡量多地利用活動模型、活動玩具以及幻燈、錄像等,使幼兒獲得清晰的知覺。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組合:在視覺刺激中,凡是距離上接近或形態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組成知覺的對象。
運用:繪制掛圖時,為了突出需要觀察的對象或部位,周圍最好不要附加類似的線條或圖形。教師講課的聲調應有抑揚頓挫,如果教師的講課平鋪直敘,很少變化,毫無停頓之處,幼兒聽起來就不容易抓住重點。
4.教師的言語與直觀材料相結合:有些直觀材料,光讓幼兒自已觀察還不一定看得清楚,如果加上教師的講解,幼兒就能很好地理解。
運用:教師對直觀材料的運用,必須與言語講解正確結合起來。
如考生希望了解更多,可點擊四川教師資格網”在線咨詢“或掃描四川教師資格網官方二維碼。
以上就是關于2020年上半年四川教師資格證幼教考點:心理學的相關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四川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考條件、面試時間以及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四川教師資格網。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