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主觀題考點*100(1)
- 時間:
- 2018-12-21 16:12:30
- 作者:
- 胡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教育教學知識主觀題考點*100
1、簡述社會經濟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答:
(1)社會經濟的發展制約著教育事業發展的規律和速度
(2)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制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
(3)社會經濟發展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2、簡述政治制度對教育的制的作用
答:
(1)社會政治制度的性質制約教育的性質
(2)@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 社會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會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的領導權
(4)社會的政治制度制影響著受教育的權利和程度
(5)社會的政治制度制約教育管理體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答:
(1)教育對社會的作用具有能動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
(3)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4)教育與社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并非絕對獨立性,而是相對獨立性
4、簡述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對教學的要求
答:
(1)兒重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教學要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
(2)兒重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教學要具有計對性
(3)兒重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學要抓關建期
(4)兒重身心發展具有互補性,教學要培養學生自信,促進兒重身心和諧發展
(5)兒重身心發展具有個別差異性,教學要做到因材施教
5、簡述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
(1)遺傳素質,遺傳素質為個體身心發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質基礎,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2)社會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
(3)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在個體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4)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
6、簡述學校教育在影口向人的發展上的獨特功能
答:
(1)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作出社會性規范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口向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4)學校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7、簡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
(1)導向功能;
(2)選擇功能;
(3)激勵功能;
(4)調控功能;
(5)評價功能。
8、簡述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及代表人物
答:
(1)個人本位論,確定教育目的應從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發,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發展。 其代表人物有盧梭、洛克、 夸美紐斯、福祿倍爾、斐斯泰洛奇及中國古代的孟軻等人;
(2)社會本位論,確定教育目的不應該從人的本性需要出發,應該從社會需要出發,社會需要是確定教育目的的[性一依據。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和斯賓塞、涂爾干、孔德、赫爾巴特、凱興斯泰納等;
(3)教育無目的論,教育過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沒有什么教育目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實用主文教育家杜威;
(4)教育目的的辯證統一論,主張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教育目的要考慮人的身心發展的各個要素。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目的論。
9、簡述素質教育的內涵
答:
(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教育
(2)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以增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10、簡述我國近代學制及特點
答:
(1)1902年壬寅學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學制,但是末實施
(2)l904年癸卯學制,這是我國第一個正式頒布實施的學制,體現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3)l9l2年壬子癸丑學制,第一個具有資本主文性質的學制,倡導在小學實行男女同校
(4) l922年壬戌學制,即“劉三三制”,以美國學制為藍本,首次兼顧了升學及就業
11、簡述教師職業角色的轉變
答: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4)教師應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5)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12、簡述現代學生觀
答:
(1)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
(3)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差導性
(3)學生身上蘊癌著E大的潛能
(4)學生的成長需要人文的關懷
13、如何建立教師威信
答:
(1)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
(2)増養良好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儀表、風度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4)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己
14、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答:
(1)了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4)發揚教育民主
(5)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15、簡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
答:
(1)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前提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3)協調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4)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5)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和總結及操行評定
16、如何組織和培養良好班集體
答:
(1)制定共同的奮斗目標
(2)選披和培養學生干部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5)形成正確的集體期e和良好的班風
17、簡述現代教學觀
答:
(1)教學是課程創生和開發的過程
(2)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3)教學過程重于教學結果
(4)教學更關注人而不只是科學
18、簡述新課程改章評價的特點
答:
(1)評價目的是促進發展
(2)評價內容綜合化,全面素質評價
(3)評價方式多樣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
(4)評價主體多元化,教師、學生、家長、管理者共同參與的、交互作用的評價
(5)更注重評價過程,形成性評價和1·1結性評價有機結合
19、簡述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答:
(1)備課,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
(2)上課,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1建
(3)課外作業的布置和批改
(4)課外輔導,課外輔導是對課的補充和延伸
(5)學業成績的檢査與評定
20、簡述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的表現
答:
(1)認識的間接性;
(2)認識的交往性;
(3)認識的教育性;
(4)有領導的認識。
21、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答:
(1)直按經驗與間按經驗相結合
(2)掌拒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
(3)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相結合
(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相結合
22、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答:
(1)引起學習動機
(2)領會知識;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査知識。
23、簡述直觀性原則及基本要求
答: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過教師用形象話言描繪教學對象,使學生表得豐富的感性認識。責徹直觀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②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③重視運用話言直觀
24、簡述啟發性原則及基本要求
答:
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素,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提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貫徹啟發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
①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 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③督促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發揚教學民主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