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師資格證面試經典教案《外婆的澎湖灣》
- 時間:
- 2019-04-10 16:00:54
- 作者:
- 趙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唱歌曲,了解臺灣校園歌曲,領會歌曲傳達的溫馨親情,進一步培養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
【過程與方法】
通過直觀演示、小組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表現歌曲,體會歌曲主旨。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完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
理解并掌握一字多音和空拍的演唱方法。
三、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沙錘、手鼓、碰鈴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用問答的方式展開課堂,提問學生:在你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是誰呢?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總結聯系出身邊的親人有很多,有些家庭爸爸媽媽在身邊,也有家庭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今天就要教同學們一首跟外婆有關的歌曲,順勢引出新課《外婆的澎湖灣》。
(二)感知歌曲
1.教師初次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速度。
設置問題:
聽完這首歌曲,你內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速度又如何呢?
學生自由回答。
師總結:這首歌曲整體給人的感覺是輕快、優美、跳躍的,速度為中速。
2.教師追問歌曲的類型和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臺灣校園歌曲。這是歌手潘安邦1979年9月1日發行的專輯,由葉佳修擔任詞創作共收錄20首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就是專輯中的一首,榮獲1979年年度“臺灣最佳新人獎”。)
3.再聽歌曲,請同學們談一談從歌曲中講述了什么故事?
(陽光、沙灘等,表達了對外婆的澎湖灣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
(三)探究歌曲
1.老師彈唱歌曲,并請同學們跟琴輕聲哼唱,發現節奏難點。
(師:老師聽到同學們哼唱的非常認真,但是每次唱到一些地方的時候,同學們的聲音就會變小,誰來說一說,你遇到了什么問題呢?)
2.再次聆聽歌曲,請同學們仔細留意,歌曲在情緒上有什么細微的變化呢?
(歌曲從歡快——優美——跳躍——優美的細微變化,結合空拍,講解跳躍的情緒。)
3.在學習哼唱之后,請同學們加歌詞,完整演唱歌曲,并發現詞曲結合的問題。
(1)第五行第三小節的“倆在”該怎么演唱呢?(講解一字多音的難點。)
(2)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下方對應著很多歌詞,這里該怎樣演唱準確呢?(跟琴模唱,引導學生由慢漸快進行教學。)
4.師生合作,完整呈現歌曲,并體會歌曲傳達的主旨內容。(歌曲傳達了美好的童年、溫馨的親情。)
(四)鞏固提升,演繹歌曲
請學生運用課前分發的沙錘、手鼓和碰鈴,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為歌曲自由編配器樂伴奏。
(1)學生分組進行創編練習,小組展示。
(2)組內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
(五)小結作業
1.師生共同總結:學唱了臺灣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回憶了美好的童年生活,感受到溫馨親情的可貴,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切實的行動去愛家人、愛生活。
2.課下回憶一件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與家人一起經歷的一件難忘的小事,下節課與同學一起分享。
五、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關于四川教師資格證面試經典教案《外婆的澎湖灣》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四川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考條件、面試時間以及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四川教師資格網。
更多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敬請關注四川教師資格網和右側官方微信公眾號。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