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四川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題庫及答案5
- 時間:
- 2019-05-24 17:24:32
- 作者:
- 趙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1.我國最早使用"教育"一詞的是( ).
A.孔子
B.許慎
C.朱熹
D.孟子
2.下列選項中哪一項不是小學教育的基本特征?( )
A.全民性
B.特色性
C.義務性
D.全面性
3."教學相長"、"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最早出自( ).
A.《學記》
B.《論語》
C.《尚書》
D.《孟子》
4.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的編寫者是( ).
A.陶行知
B.楊賢江
C.廖世承
D.潘菽
5.根據研究的功能,可將教育科學研究分為( ).
A.發展性研究、評價性研究、預測性研究B.發展性研究、應用性研究、預測性研究
C.基礎性研究、發展性研究、應用性研究D.評價性研究、基礎性研究、預測性研究
6.個體的身心發展在不同的年齡段表現出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 ).
A.差異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階段性
7.認知一結構學習論在教學中主張( ).
A.探究法
B.班級授課制
C.發現法
D.討論法
8.智商(IQ)等于( ).
A.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之比乘以l00
B.實際年齡與智力年齡之比乘以l00
C.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之比乘以l00
D.生理年齡與實際年齡之比乘以l00
9.下面不屬于元認知策略的是( ).
A.計劃策略
B.組織策略
C.監視策略
D.調節策略
10.艾里斯的ABC理論中的"C"指的是( ).
A.個體遇到的主要事實、行為、事件
B.獲得正向的情緒結果
C.事件造成的情緒后果
D.個體對A的信念、觀點
11.班主任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影響個人,又通過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為( ).
A.常規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和理
D.目標管理
12.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進行管理的目標屬于( ).
A.常規管理目標
B.非常規范管理目標
C.日常管理目標
D.生活管理目標
13.小明期中考試不理想,父母答應如果期末考試能考好,就給他買電腦,于是小明刻苦地學習,期末考試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從學習動機理論來看,這屬于( ).
A.直接近景性動機
B.直接遠景性動機
C.間接遠景性動機
D.間接近景性動機
14.( )可用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回憶,且可將學生的猜測可能性降到最小.
A.選擇題
B.是非題
C.論述題
D.填空題
15.用分數、成績、數據等定量信息進行激勵的方法是( ).
A.物質交流法
B.評語激勵法
C.精神激勵法
D.信息激勵法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簡述溝通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
2.簡述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具體應用.
3.簡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
4.簡述布魯巴奇的四種教學反思的方法.
5.簡述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環節.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南京市二十四中的班主任史箐老師,承諾在帶班的三年期間,滿足每個同學的一個愿望(只要是合理的).有個同學的愿望是在植樹節這一天親自植一棵樹.植樹節這一天,史老師幫助這個同學實現了愿望,而且使全班同學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1)選擇一個紀念日,設計一個有特色的班級活動方案.
(2)運用相關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2.五年級小學生劉愛華,身體和智力均為良好,學習成績平平,在班上處于中下水平.其父母雖是農民,但很重視子女教育,盼望她將來能考上大學.她也能聽父母的話,決心好好學習,為父母爭氣.但由于對學習缺乏興趣,上課總愛打瞌睡;尤其是對學外語有偏見,認為"我是中國人,不學外文照樣可以生活".老師提問"明白了嗎?"她總是說"不知道."
請結合這一案例,談談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l小題,共20分)
材料:
荷花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請在上述材料中任選其一,就課堂教學目標及教學過程(譬如課堂導入、講授新知等)進行教學設計.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略.
2.B【解析】小學教育是一項規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點外,還有它自身獨具的基本特征,即全民性、義務性、全面性.
3.A【解析】《學記》提出了與教學相關的辯證關系和主張教學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學不躐等"即循序漸進.
4.C【解析】我國的教育心理學最初是從西方引進的,l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
5.A【解析】考查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以及對分類方法的理解,根據教育科學研究的功能,可以將教育科學研究分為發展性研究、評價性研究、預測性研究.
6.D【解析】個體在不同的年齡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7.C【解析】布魯納是認知一結構學習論的代表人物,他在教學中主張采用發現法.
8.A【解析】智商簡稱IQ,IQ=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100.
9.B【解析】組織策略不屬于元認知策略.
10.C【解析】ABC理論中A代表個體遇到的主要事實、行為、事件,B代表個體對A的信念、觀點,C代表事件造成的情緒結果.
11.B【解析】略.
12.A【解析】略.
13.D【解析】本題考查學習動機,具體考查遠景性動機與近景性動機的區分.近景性動機指與近期目標相聯系的一類動機,它又分為間接近景性動機與直接近景性動機.題干所述為父母意愿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屬于間接近景性動機.
14.D【解析】是非題和選擇題都有猜測的可能,而填空題猜測的可能性較低.
15.D【解析】略.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1)信息傳遞.這是溝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過達到這一目的才得以實現的.溝通把信息載向學校系統的上下左右,使學校成為一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權責明確,運行有序的系統.
(2)控制.學校對其下屬的機構以及全體師生實施統一的指揮和協調,離不開溝通渠道.學校的機構系統實際上就是正式的溝通渠道,上級的指令通過它層層下達,下級的情況通過它層層上報,學校通過這一機構系統可以達到有效的控制.
(3)激勵.在學校中,溝通是一種激勵的工具.及時地領導工作,對工作績效的評估進行肯定,獎勵出色的行為,對下屬提供培訓深造的機會等,這些溝通方式都是為了達到激勵的目的.
(4)情感交流.溝通可以滿足人們社會交往的需求.通過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溝通渠道,人們彼此之間交流情感,交換對于學校內一系列問題的看法,有助于提高個人的參與感、滿意感.
2.【答案要點】(1)借助實物、圖像創設教學情境.
(2)借助動作(活動)創設教學情境.
(3)借助語言創設教學情境.
(4)借助新舊知識、觀念的關系和矛盾創設教學情境.
(5)借助"背景"創設教學情境.
(6)利用謎語、兒歌創設情境.
(7)借助問題創設情境.
(8)運用想象創設教學情境.
3.【答案要點】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幾條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輔導.
4.【答案要點】(1)反思日記.在一天教學工作結束后,要求教師寫下自己的經驗,并以其指導教師共同分析.
(2)詳細描述.教師相互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描述他們所看到的情景,教師們對此進行討論分析.
(3)交流討論.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課堂上發生的問題.然后共同討論解決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為所有教師及合作學校所共享.
(4)行動研究.為弄明白課堂上遇到的問題的實質,探索用以改進教學的行動方案,教師以及研究者用以進行調查和實驗研究,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進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則的研究,而是直接著眼于教學實踐的改進.
5.【答案要點】(1)教育科學研究的構思與設計.教育科學研究的構思與設計是教育科學研究的第一個環節,是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展開的前提.這一個環節包括選擇研究課題、查閱研究文獻、提出研究假設和設計研究方案四項工作.
(2)教育科學研究的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教育科學研究的展開環節.通過組織與實施使研究方案變為現實,這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核心環節.一般說來,教育科學研究的組織實施包括研究條件的控制、操作定義的執行、研究過程的監控和調整、研究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等.
(3)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分析與表述.這一個環節包括研究數據資料的分析、研究成果的表述兩項工作.
三、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1)按照班級活動方案的基本要素進行設計,班級活動一般包括:
①活動標題;②活動目標;③活動時間、地點、人員;④活動內容、形式;⑤活動步驟;⑥活動準備;⑦活動總結與反思七部分內容.
班級活動要基本涵蓋以上七部分內容.
(2)①在新課改觀念下,教師與學生是相互平等的關系;②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
2.【答案要點】可參照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五個方面進行:①通過學習目的的教育,啟發學習的自覺;②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認識興趣;③利用原有的動機的轉移,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④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地滿足和不斷地引起學習的需要和學習的興趣;⑤通過先進人物的榜樣和教師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四、教學設計題
【參考設計】略.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