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學教師資格證:常考歷史典故
- 時間:
- 2020-09-21 14:34:16
- 作者:
- 周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導讀】歷史典故在我們綜合素質的文化素養考試部分,是一個出題的角度,當然,所考查的都是相對普遍的,大家比較熟悉的典故,四川教師資格網小編整理出來一些不同歷史時期的典故,以備考生們學習使用。
秦漢時期的著名典故
1.指鹿為馬:秦朝趙高送給秦二世(胡亥)一只鹿并告訴二世是馬。二世問身邊的大臣,有的大臣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后來暗中陷害敢于說真話的大臣以排除異己。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2.破釜沉舟:秦末巨鹿之戰,項羽打秦將章邯,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3.霸王別姬:楚漢戰爭劉邦趁項羽出兵之際,自漢中出擊攻占了項羽都城彭城,項羽回攻,大敗漢軍,擒獲了劉太公和呂雉,劉邦求和,范增未允,劉邦用反間計離間了范增,又以劃分楚河漢界為誘救回老小,后采用韓信的十面埋伏之計將項羽困在垓下,項羽愛妻虞姬,唱罷“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拔劍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損。項羽退至烏江,烏江亭長勸其退回江東稱王,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在烏江邊拔劍自刎,“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西楚霸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4.四面楚歌:垓下之戰,項羽被韓信十面埋伏,晚上漢軍四面唱楚歌,瓦解楚軍軍心。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
5.背水一戰:楚漢戰爭,漢軍大將韓信在河邊擺陣,置之死地而后生,鼓勵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死里逃生,漢軍大勝。后來指處于絕境之中,為求出路而決一死戰。
6.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被蕭何提拔,最后也被蕭何和呂后合謀害死。
7.一飯千金:韓信早年很窮吃不上飯,被漂母接濟,發達后回贈給漂母千金。比喻厚報對自己有恩的人。相關:①一顧千金(春秋時期,相關人物為伯樂。如果馬被伯樂多看一眼就會身價千金)、②一諾千金(漢代季布,非常守信用,“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
8.多多益善:韓信說劉邦可以指揮十萬人,劉邦問韓信可以指揮多少兵,韓信回答說越多越好。劉邦問韓信為什么會聽命于他,韓信說皇上不善于指揮士兵,但善于指揮將官。韓信領兵多多益善。形容一樣東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9.胯下之辱:秦末時期,韓信早年不發達,喜歡掛寶劍四處閑逛,遇到一個地痞流氓說韓信如果有本事的話就用佩劍刺他,如果不敢就從褲襠下鉆過去。韓信為成霸業受辱從胯下鉆過。后來韓信發達回鄉找到地痞流氓,不但沒殺他還給他封官。
10.蕭規曹隨:漢朝漢惠帝劉盈即位,曹參接替蕭何做漢朝的相國,遵照蕭何制定好的法規治理國家。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規辦事。
11.投筆從戎:東漢班超一開始是文人,后來參軍并出使西域。班固是其哥哥,文人,修漢書。投筆從戎指扔掉筆去參軍,文人從軍。班超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探險家,通軍事,有膽氣。40歲出使西域,71歲回洛陽,歷經31年,招撫了西域鄯善、于闐、龜茲等50余國再度隸屬于東漢統治。
1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出使西域來到鄯善國,殺掉匈奴使者重新與鄯善王言歸于好。比喻不冒危險,就難以成事。今也用來比喻不經歷艱苦的實踐,就難以取得真知。
13.揭竿而起:秦末陳勝吳廣高舉旗幟而起,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14.孺子可教:黃石公讓張良撿鞋,張良撿起來并跪著給他穿好。他認為張良可造就、有出息,并贈給他兵法,張良學習兵法成為漢初三杰。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15.老當益壯:東漢馬援最開始從事畜牧養殖業,后來認為男子漢應該上戰場,就把自己積攢的財產、牛羊,都分送給他的兄弟、朋友后去參軍,成為漢光武帝劉秀的重要將軍。
16.馬革裹尸:東漢馬援參軍后認為男子漢大丈夫應該戰死在戰場上,用馬皮包裹下葬才是男子漢作為。后來馬援在打仗途中染病而亡。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多指軍人戰死于沙場。形容為國作戰,決心為國捐軀的意志。
17.約法三章:秦末劉邦和項羽約定誰先入咸陽者為王,劉邦先進入咸陽,為收買人心對老百姓說殺人者要死,傷人和盜竊者要抵罪。指事先約好或明確規定的事。
18.舉案齊眉:東漢梁鴻和孟光(妻子)。孟光給丈夫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愛。
19.懸梁刺股、囊螢映雪:懸梁說的是東漢孫敬為怕打瞌睡用繩子綁住頭發懸掛在房梁上。刺股說的是戰國蘇秦打瞌睡的時候用錐子刺大腿。形容刻苦學習。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20.鑿壁偷光:西漢匡衡家里窮,在墻上鑿洞借鄰居家燈光看書,后來官居丞相之位。現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21.不學無術:東漢班固評價西漢霍光。班固認為霍光不學無術、不懂大局,用不學無術形容霍光不讀書沒學識。
22.家徒四壁:指西漢卓文君跟隨司馬相如回家,發現司馬相如家窮四壁,卓王孫怕女兒受苦,給了他們很多錢財。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23.沉魚落雁、閉月羞花:①沉魚是西施浣紗;②落雁是昭君出塞;③ 閉月是貂蟬拜月;④羞花是貴妃賞花。形容我國古代四大美人的容貌傾國傾城,宛若天仙。現指女子的容貌美麗。西施最早(春秋時期)、昭君(西漢)、貂蟬(東漢末三國)、貴妃(唐)。
24.金屋藏嬌:講述漢武帝四歲時為膠東王,說如果能娶到館陶公主的女兒陳阿嬌做妻子,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鴻雁傳書: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流放北海去放羊。后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并設計讓漢使對單于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于聽后,只有讓蘇武回漢。后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飛將軍李廣:漢朝猛將,一生抗擊匈奴,贏得飛將軍美名,后被衛青陷害引劍自刎。有唐詩人王昌齡詩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龍城飛將說的就是李廣。
25.昭君出塞:王昭君,漢元帝時宮女,名王嬙,字昭君,因未行賄畫師毛延壽而被丑化,不得寵幸。后漢室與匈奴和親嫁給匈奴單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艷,南飛大雁為之駐足,故有“落雁”之稱。從此,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60余年,王昭君成為民族團結的象征。
26.黃巾軍起義:東漢晚期,官宦和外戚兩大集團交替專政,社會動蕩不安,民眾流離失所。冀州巨鹿人張角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舉行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規定義軍以黃巾纏頭,故稱“黃巾起義”,后被官軍鎮壓,余部作亂了20余年,使得東漢王朝奄奄一息。
【真題示例】
1.下列歷史故事,與秦始皇有關的是( )。
A.圖窮匕見 B.指鹿為馬
C.望梅止渴 D.三顧茅廬
1.【答案】A
【解析】A項與荊軻刺秦有關;B項與趙高和秦二世有關;C項與曹操有關;D項與劉備、諸葛亮有關。故本題選A。
2.下列成語中,源于“荊軻刺秦王”的是( )。
A.四面楚歌 B.投筆從戎
C.圖窮匕見 D.完璧歸趙
2.【答案】C
【解析】A項說的是項羽在垓下被劉邦圍困,漢軍中響起楚歌聲,項羽軍心不穩,最終戰敗。B項說的是班超;C項說的是荊軻刺秦王;D項說的是藺相如。故本題選C。
3.“鴻雁傳書”這一典故源自( )。
A.文姬歸漢 B.霸王別姬
C.蘇武牧羊 D.楚漢相爭
3.【答案】C
【解析】“鴻雁傳書”這一典故的故事梗概是: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流放北海去放羊。后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并設計讓漢使對單于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于聽后,只有讓蘇武回漢。后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所以這一典故和蘇武牧羊有關。故本題選C。
【相關推薦】上文就是關于四川小學教師資格證:常考歷史典故的相關內容介紹,預祝大家考試順利,了解更多四川小學教師資格證備考。敬請關注四川教師資格網http://www.dctk9p.cn/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