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一)
- 時間:
- 2020-01-16 13:51:23
- 作者:
- 何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導讀】在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涉及知識面非常廣,今天四川教師資格網就結合真題為各位考生復習。
【2020年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練習】
1.魯班由“茅草劃破手”這一現象引發思考,發明了鋸子,這種創造活動的心理機制屬于( )。
A.負向遷移 B.原型啟發 C.思維定勢 D.功能固著
2.人們一般認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細膩。這一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
A.投射效應 B.首因效應 C.暈輪效應 D.刻板效應
3.為了便于因材施教,學校對報名參加英語課外小組的學生進行水平測試,并據此成績進行編班。這種評價屬于( )。
A.診斷性評價 B.安置性評價C.總結性評價 D.形成性評價
4.主張讓兒童順其自然地發展,甚至擺脫社會影響的法國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奇 B.洛克 C.盧梭 D.杜威
5.“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所反映的是( )。
A.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B.教育影響一致性原則
C.正面教育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2020年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答案分析】
1.B
【解析】原型啟發指根據事物的本質特征而產生新的設想和創意。
2.D
【解析】
投射效應:認為他人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強加于人的一種認知障礙;
首因效應:人們在對他人總體印象的形成過程中,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后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
暈輪效應: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然后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其他品質的現象;
刻板效應:人們對社會上某一類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而籠統的看法。
3.A
【解析】診斷性評價在教學前實施,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實施,而總結性評價在教學后實施。
4.C
【解析】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現存的環境和教育破壞了,假如能為人造就新的、適合人性健康發展的環境和教育,人類就能在更高階段回歸自然。因此,人為的、根據社會要求加給兒童的教育是壞的教育,讓兒童順其自然地發展的才是好的教育。
5.D
【解析】本題考查教學原則。因材施教原則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素質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以上就是2020年四川教師資格證輕松備考過筆試(小學)的相關內容。
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四川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四川教師資格考試、四川普通話證、四川教師資格認定、四川教師招聘以及四川教師資格證試題資料等相關內容,敬請關注我們四川教師資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