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四川初中語文教師面試試講教案分析(一)
- 時間:
- 2022-07-19 14:30:24
- 作者:
- 何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結合注釋解釋全文大意,理清故事脈絡;了解樂府民歌知識;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對偶、排比等修辭。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朗讀、閱讀和品味語言等方法,結合教師解釋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脈絡的基礎上分析木蘭的人物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學習本文,領略到以木蘭為代表的古代勞動人民的樂觀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朗讀、閱讀和品味語言等方法,結合教師解釋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脈絡的基礎上分析木蘭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學習本文,領略到以木蘭為代表的古代勞動人民的樂觀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大家好,我們現在開始上課。在我們上課之前,先請大家來看一段動畫片《木蘭》的視頻。(播放)介紹:這段表演截取自好萊塢卡通片《花木蘭》。你們看到木蘭說著英文是不是感到有些違和呢?花木蘭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女性,在國際上產生了這么大的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首關于木蘭的長詩《木蘭詩》
2.用PPT出示《木蘭詩》相關知識如下: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是一首長篇敘事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雙璧”。“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作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文章大意。
2.用PPT展示本文生詞“唧唧、機杼、可汗、鞍韉、轡頭、濺濺、胡騎、朔氣、舊時裳、理云鬢”
3.請學生簡述故事的脈絡是怎樣的。
(起:1-3段---替父從軍;承:第4段---征戰沙場;轉:5-6段---辭官還鄉;合:第四段---故事結局)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學生對故事已有了全局上的把握,本文故事是圍繞人物展開,分析出人物的特色,故事的關鍵就把握住了。教師將下列問題用PPT出示,請學生默讀,然后教師點名回答。
1.從第一部分可以看出,木蘭有什么擔憂?能看出木蘭怎樣的品質?
(家里沒有男丁,父親要去充軍。木蘭對長輩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感,以及勇敢果斷的性格。)
2.從第二部分我們能看出木蘭怎樣的品質?
(身為女子,戰場上奮勇殺敵,巾幗不讓須眉。表現出木蘭勇敢無畏愛國的英雄氣概)
3.從第三部分,我們能看出木蘭怎樣的品質?
(木蘭請求辭官還鄉,說明木蘭不慕名利,情系故鄉,熱愛和平生活;同行十二年,戰友未發現木蘭是女子,說明木蘭謹慎小心又機智。)
4.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木蘭是一個怎樣的人?
(木蘭是一位深愛家人,熱愛和平生活,同時又英勇果敢,謹慎機制,不慕名利又愛國的女性。)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木蘭詩》是一首樂府長詩,既然是詩,就同樣有很多詩的特點,詩歌中常常蘊含著豐富的修辭,請同學們結合具體文本找找看,本文中都包含哪些修辭?
對比閱讀《陌上桑》,結合修辭分析兩篇文章所展現的主角的品質精神。
(五)回顧全文,小結作業
小結:結合板書請學生集體簡述本文說明的內容,結束課文。
作業:請學生結合課文中所提到的修辭,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習作,內容自定,要求用到文中提到的所有修辭。注意語言表述行文條理,邏輯清晰。
五、板書設計
————更多“試題資料”信息————
如考生希望了解更多,可點擊四川教師資格網”在線咨詢“或掃描四川教師資格網官方二維碼。
以上就是關于歷年四川初中語文教師面試試講教案分析(一)的相關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四川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報考條件、面試時間以及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四川教師資格網。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